主動脈剝離

心臟疼痛的問題和改善方法?

我母親有時心臟會疼痛(一直痛起來)

接著有些地方也會跟著不適

我想請問大家這是什麼原因所造成的?有沒有改善的方法ˋ對這樣有幫助的一些報導ˋ食物..........

拜託大家

謝謝
心口痛

醫學上稱為胸痛 (chest pain)

它的成因有好多

未必一定是心臟病。

但我建議你母親還是去看醫生檢查一下。


如果不是生理因素引起的話可能就是心理焦慮的緣故這樣的情況常發生在年紀較大的人身上建議您帶他去看醫生做心電圖檢查 以免有其他不明的狀況發生
文/廖浩欽胸悶、胸痛是很多上班族常見的症狀

在久坐、缺乏運動之下

常常在挑燈夜戰時

感到一陣不適

要小心

心絞痛可能悄悄來襲!

胸骨後

有很多器官都有可能造成胸痛

如胃食道逆流會造成胸骨後灼熱痛、支氣管肺炎會造成胸部緊縮痛

胸大肌拉傷會有胸肌疼痛等

都有可能造成心絞痛被忽略

危機也就因此而生。

心絞痛與其他胸痛的差異如下:疼痛性質呈壓榨感或窒息感

劇痛時

可有冷汗涔涔

發作時

可放射至後背或左肩

或是頸、咽、下巴等。

李前總統常說的「牙槽酸酸」

就是他心絞痛發生當時的情形。

造成心絞痛的原因很多

以冠狀動脈粥狀硬化為最大原因。

心臟雖然是全身的血液供應中心

但它並不能直接從泵出的血中提取氧氣

而是要靠冠狀動脈來提供。

若把冠狀動脈比喻成水溝

那麼粥狀硬化就是水溝裡沉積的油垢與垃圾

平常不僅降低水溝的運水量

若是風雨交加的時候就會造成水患。

粥狀硬化的血管在平常也有可能與正常人沒兩樣

但是在情緒激動、體力勞動、登山爬高、寒冷、跑步、逆風行走、吸菸時

就可能心絞痛發作。

急性的心絞痛發作

由於發病急促且致命性高

以目前的中醫環境而言

並不建議以中藥處理

而是建議以舌下含片救急

或是以心導管氣球擴張術處理。

中醫在心絞痛的角色扮演上

是以緩解期的調養為主。

緩解期的患者

多半在夜間會有胸痛、胸悶、心煩、失眠、胸痛徹背等症狀

體重肥胖者還有肢體沉重、多痰、心悸、喘息等現象。

中藥裡的血瘀逐瘀湯、瓜蔞薤白半夏湯、通脈四逆湯及生脈散等

便是依據心絞痛的心脈瘀阻、痰濁痺阻、寒凝心脈或氣陰兩虛的特性而對症治療

作用在心臟方面

可使心臟收縮力上升

在血液方面

可以降低血脂肪

降低血液黏稠度

也就是所謂的「清血」效果。

馬達(心臟)有力了

溝水(血液)變清了

那麼就只剩下水溝壁(血管壁)的污垢問題。

以中藥而言

對於侵入血管壁的脂肪斑塊著墨很多

這就是中醫所謂的「血瘀」症

常使用活血化瘀藥如三七、紅花、桃仁、水蛭等

配合除油力強的天南星、半夏等

希望能夠除去陳年油垢

但往往需時日久

且活血化瘀藥久服之後

容易造成氣虛的問題

所以患者往往無法堅持。

不過

在日本風行多年的傳統食物

arrow
arrow

    qaz101405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